| 多晶硅

多晶硅企业降低成本途径 改良西门子法仍占主导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时间:2011-10-19

    目前,多晶硅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主要还是提升技术、改良工艺、扩大规模、加强管理、完善细节、降低电耗、降低物料消耗、全面回收利用多晶硅生产产生的副产物。

    严大洲表示,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技术水平持续提高,2010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过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1/4,世界前10大厂商我国占据4席,实现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成为世界多晶硅制造大国之一,国内先进企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达到领先水平。其中,多晶硅生产还原电耗已降低到50kWh/kg~80kWh/kg,个别试验炉最好指标低于50kWh/kg,综合电耗达到120kWh/kg~150kWh/kg(国家准入条件200kWh/kg],最好指标120kWh/kg以下,而且,这一主流工艺仍在持续改进中。

    近几年,经过安全生产、环保、节能、大规模、高品质和良好效益等各方面比较,配有低温氢化或氯氢回收副产物的改良西门子工艺成为当仁不让的主流工艺。随着改良西门子工艺持续提高与完善,竞争力还会进一步加强,综合比较,其他的生产工艺难以与之抗衡。

    吕锦标介绍说,协鑫把改良西门子法优化改造成独具特色的“GCL法”,形成单线超万吨,单个基地产能超六万吨的多晶硅规模型企业,通过氯氢化技术创新,把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副产物100%消化,系统封闭循环,通过流程优化和节能降耗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将多晶硅生产综合能耗下降到70千瓦时~80千瓦时,多晶硅生产成本达到20美元/公斤。

 改良西门子法之外的生产工艺仍然可以作为储备,但短期内在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下降潜力方面还很难和改良西门子法相提并论,基于改良西门子法的技术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保利协鑫今年供应太阳能用户的硅料将首次超越3万吨,成为“四大金刚”中最大的光伏原料供应商。“首先,我们会籍全球最低生产成本的优势,继续以品质优良,稳定低价让利光伏核心客户;其次,我们还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大批量产出生产成本更低的多晶硅供应市场,让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速度更快一些。”吕锦标说,他们还将借助最球最大的硅片加工生产基地的技术改造提升,推出更多铸锭产品转换效率超过18.5%的“鑫单晶”及后续产品,与电池生产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努力提升品质,降低成本。“我们还要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一部分半导体级多晶硅,为半导体用户市场提供优质的原料供应。”他强调。

特别声明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