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能源资讯

四川完善四大机制沼气工数量全国第一

来源:四川省农村能源办

作者:四川省农村能源办

时间:2008-05-14

   “金蓝领”计划在四川省实施以来,带动了沼气人才队伍的壮大,有力支撑了沼气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沼气技术协作交流。2007年,四川省共培养了4246名沼气生产工,是培训人数和鉴定人数最多的一年,全省沼气生产工总数达到18314名,位居全国第一,县均沼气生产工人数达到101人。其中培养“金蓝领”高级工171名,总数达到1152名,占沼气生产工总数的6.3%。全省修建农村户用沼气池约30万口,池容250万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90处,总池容10.71万立方米,产气936.38万立方米;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工程55399处;秸秆气化工程478处。2007年以来,全省共派出百余名沼气生产工,圆满完成了农业部科技司下达的援藏沼气建设任务,为西藏培养沼气技术人员670人。在省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跨区域沼气技术大协作和大帮扶,全省共有760名沼气生产工参与支持异地沼气建设,完成建池12400口。全省共有64名沼气生产工参与支持国外沼气建设。

  完善选拔机制。全省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蓝领”高级工选拔机制。一由县级农村能源办推荐,市、省层层筛选。二以市州为单位,组织开展“建池大比武”活动。全省开展“建池大比武”活动21次,提供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层层筛选出技能人才60人;举办全省高级沼气生产工培训班1期和物管员培训班15期,培训中高级沼气生产工365人,全面提高技术人员水平。

  完善培养机制。坚持理论和实践操作培训鉴定两手抓的方针,既通过理论培训传授规范的国家标准技术,又通过实践操作和考核确保达到可以实践建池的能力标准。培训教材统一使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规定的农村能源职业培训教材;师资由省农能办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受聘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家以及基层农能系统有技术水平、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鉴定人员由取得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证书的中、高级考评员担任。对学员的理论考试采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试题库的统一试卷,实操鉴定采取学员现场建池予以考评。组织开展异地帮扶行动,给高技能人才提供异地学习交流机会。

  完善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为“金蓝领”沼气生产工提供施展才华舞台,明确规定大中型沼气工程、卫生新校园工程等项目必须由高级或以上技工承担。建立沼气生产工晋级制度,原则上三年可以晋级,特别优秀者可以破格提拔。实施同工不同酬政策,原则上每高一级,工资上浮10%。部分县试点探索“金蓝领”沼气生产工劳动保障制度,由承包建池企业与沼气生产工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相关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伤险),解决沼气生产工的后顾之忧。建立了全省“金蓝领”计划人才库,在全省实施人才异地帮扶行动中,优先选派,为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完善投入机制。采取“项目资金补助一点,农民自己出一点”的办法,多渠道解决试点经费。充分利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契机,将中、高级沼气生产工培训纳入培训范围,考试和办证等费用则由沼气生产工自费。部分县财政专门列出预算专项,支持“金蓝领”沼气生产工培训。
  
  目标

  一是近期出台《沼气生产工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规定“金蓝领”沼气生产工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为“金蓝领”沼气生产工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进一步探索培养机制,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细化,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金蓝领”沼气生产工在推进沼气事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养力度,提升“金蓝领”沼气生产工培养层次,加强高技能农村沼气人才储备。

特别声明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新能源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