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质能动态

生物质能陷原料泥沼 收储运体系建设是关键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廖红兴

时间:2013-07-31

    国际新能源网讯:“2008年~2012年,除了2011年CDM收入实现盈利外,累计亏损5365万元” 江苏国信如东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董德勤告诉记者,他指出原料成本上涨是亏损原因之一。生物质能被称为世界第四大能源,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在这一朝阳产业背后,却一直存在原料不足的难题,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专业委会秘书长肖明松也告诉记者,原料收集难已经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

    生物质能企业的原料供应是一个复杂的供应链条,包括收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关键,农业部生态总站副站长王久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这样表示。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生物质能企业在原料收集的收、储、运三个环节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

    资源分散收购难生物质能企业的原料目前主要来自农作物废弃物,如秸秆,包壳等,据了解,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8.4亿吨,其中除5亿多吨用于还田、养畜、农用之外,多数被就地焚烧,最终用于能源燃料所剩无几。

    并且,我国生物质资源分散,电厂收购原料普遍采用自由经纪人收购模式,即在电厂和原材料之间设立代购点。在这种模式下,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江苏某生物质发电厂燃料负责人告诉记者,以麦杆为例,“电厂可承受的秸秆收购价平均在每吨260元左右,但是经纪人向农民收购时每吨在120元到180元”,而且每两亩地才能产出一吨秸秆,这对于农户来说费时费力。同时,电厂对经人约束力较小,也容易出现坐地起价和运料掺假等问题。

    运输成本不断上涨即使发电厂有原料可收集,运输成本高企,也是企业面临的阵痛。以秸秆为例,秸秆质量轻、体积大,导致运输车辆经常超宽超高,经常被公路收费站罚钱,另外部分地区也没有开辟秸秆运输“绿色通道”,过桥、过路费是一块不小的费用。

    随着燃油费、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运输成本也呈上升趋势。董德勤告诉记者,以运输距离40公里为例,08年农用车每吨秸秆的运输成本32元左右,而现在是每吨40元左右,农用车一次可拉6至8吨,那么运输一次成本就涨了60元左右。如果是长途大车运输,成本将更高。

    原料储存风险高原料储存,是原料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要储存,就要占地。以江苏地区为例,一个收购站平均占地3到5亩,每年每亩租金达1000到1200元。

    原料储存不仅占地而且风险较高,原料如何安全储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乎到安全生产,是需要企业科学设计的。以玉米秸杆为例,其中所含水分和糖分都很高,在储存时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活动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很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原料运到各电厂仓储点时所含水分必须控制在20%以内,并且董德勤告诉记者,生物质发电燃料品种繁多,建立一套标准体系相对复杂。

    生物质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靠天吃饭”相比,原料是关乎行业发展的致命环节,“燃料成本已经占到总成本的70%,” 董德勤如是说。所以构建原料收购网络体系,健全原料收储运体系对于控制成本至关重要。“原料资源分散,收集成本有又很高,如果没有专门的收储运机构运作的话,运料收集是很难的” 肖明松如是说。

    收储运体系建设,是企业长期不断探索和积累的过程,但仍需政策外侧发力。从《可再生能源法》到《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再到《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国家对生物质能源利用的鼓励政策并不少,但“这是大的政策方向,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和配套细则,针对秸秆收贮运体系建设的配套制度和扶持政策尚未出台。”肖明松还提出,生物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当地政府配合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因为当地政府比企业更了解当地资源情况”。

特别声明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新能源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