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动态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中国电子报
时间:2008-07-31
锦州市计划在“十一五”末期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并将锦州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使光伏产业成为锦州市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光伏产业的带动下,锦州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一个辉煌期。
锦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晓光虽然到副市长岗位还不到半年,但对分管的工业领域特别是信息产业非常熟悉。《中国电子报》记者在锦州采访之际,专访了张晓光。他对锦州未来的工业布局,特别是发展以光伏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辽西走廊工业立市
锦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具特色。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位于著名的“辽西走廊”东端,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京哈铁路、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及102线国道使锦州与周边城市形成了“一小时城市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大大增强了锦州的城市影响力和经济、文化的辐射力,也为锦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
张晓光告诉记者,锦州是我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上世纪60年代曾以“新兴大庆式工业城市”著称。中国第一只晶体管、第一块石英玻璃、第一根锦纶丝、第一座电子轰击炉、第一支人造塑料花都诞生在这里,曾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独树一帜,以石化、铁合金行业为主体构成锦州坚实的工业基础。目前,锦州有近百种高新技术产品和数千种产品远销四海,三峡工程、“神舟五号”飞船都用上了锦州的产品。光伏、汽车零部件等四大新兴产业,成为锦州工业振兴和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锦州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全面振兴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实施“开放牵动”、“工业立市”和“以港兴市”三大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协调发展。
张晓光说,坚持工业立市,建设工业锦州,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强石化、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二是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力电子两大重点产业;三是改造提升机械、轻工、医药、纺织四大传统产业。他强调,在锦州新工业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除了制造业,还要重视软件业的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市里“特事特办”,可以采取“弹性政策”,根据项目大小来确定地价,甚至采取零地价政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001年的280个发展到2007年的672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18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06亿元。张晓光强调,锦州电子产业基础雄厚,上世纪60年代锦州提出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其主要是指电子工业。改革开放后,国有电子企业通过改制改组,进入新的发展轨道。目前锦州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还不是很大,产值达280亿元的炼油产业是支柱,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只有27亿元左右。不过,在光伏产业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在锦州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光伏“耀”锦州
张晓光说,对于锦州市“十一五”期间的目标而言,产值达316亿元的石化产业仍是支柱,第二大产业是铁合金产业,产值达123亿元,排名第三的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产值达82亿元。他提到,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将作为重点研究和培育的对象。
关于光伏产业,张晓光说,重点是打造光伏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光伏产品。按照市政府打造百亿元光伏产业基地的战略,锦州将重点发展半导体硅材料产业。据了解,锦州市政府已经研究制定出《关于建设光伏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产业规模的发展目标是,在“十一五”末期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并将锦州市的光伏产业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使其成为锦州市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锦州市光伏产业基地现已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光伏产业特色基地。到目前为止,锦州市已成立了4家光伏企业,项目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其中有锦州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实现突破,锦州日鑫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单晶硅项目、凌海市金华冶炼有限公司引进俄罗斯西门子改良法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锦州新世纪石英玻璃有限公司年产300吨多晶硅低成本新技术生产线、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100MW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一期(30MW太阳能电池及组件、60MW多晶硅切片项目)。
记者看到,光伏产业园已经破土动工,凌海市金华冶炼有限公司1000吨多晶硅、新世纪石英玻璃有限公司1000吨低成本多晶硅、华昌光伏100MW太阳能电池、日鑫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单晶硅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今年将陆续投产。据介绍,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十一五”末期锦州光伏的产值将达150亿元。
张晓光强调,今后发展锦州光伏产业的重点措施包括三大要点。
首先,规划建设“一园区三基地”的光伏产业格局。即形成以开发区的光伏产业工业园区为核心,铁合金四氯化硅、三氯氢硅,凌海市多晶硅和凌南新区单晶硅三个生产基地为外围,相互依托,相互配套的产业布局。园区建设形成集教育、研发、商务办公、孵化基地、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一体化的高标准工业园区,充分体现21世纪朝阳产业的绿色、环保、现代化特色。
其次,重点发展光伏产业,提升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产品的品位档次,形成电子级单晶硅产品生产能力,扩大该市单晶硅产品的应用领域,争取为大连英特尔晶圆厂配套。以现有的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新日硅材料有限公司等7家单晶硅产品生产企业为基础,加快增产扩能改造,解决单晶硅原材料多晶硅供应的瓶颈问题。
最后,延伸光伏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光伏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拓展、延长光伏产业链,积极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和相关产品,培育产业集群,形成集团优势。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 6分钟前
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 8分钟前
中国电建水电十一局 23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