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同开源一号文化产业园西
就是大同老煤气厂
3月5日12时许,已是中午时分,位于原市煤气公司西侧、开源街南侧的我市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施工现场,仍然有一辆辆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把搅拌好的混凝土源源不断地送到工地上。
“这座山西省首座汽车级加氢站、全国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有望在3月中旬建设完成,实现加氢、制氢的功能。”正在现场的大同氢雄云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魏明勇说。
搭暖棚 烤火炉 盖棉被
“连供应混凝土的厂家都说我们这是疯了。”
从去年10月8日开始进场施工,到如今满打满算也只有5个月的时间,而且还都是不适宜施工的严寒期,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魏明勇指着一张照片感慨地说:“这是去年12月份,我们连夜给加氢站铺设沥青的场景。那几天,晚上的温度已经降到0摄氏度以下了。你看,工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铺好的沥青路面还要盖上棉被保暖。”
铺沥青已经如此艰难,接下来制氢厂房的建设更是困难重重。想要在滴水成冰的数九天正常施工,不仅需要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用六七十摄氏度的热水,还要加入防冻剂。更为关键的是,新浇筑的混凝土在养护初期最怕“挨冻”,一旦水结冰会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使预制构件很难达到设计强度,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我们在制氢厂房外面搭了一个暖棚,里面生了6个火炉,保证暖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这还不算,我们还要在建好的厂房上盖上一层毛毡,在毛毡上铺上一层电热毯,再在电热毯上铺上三层毛毡。”施工方负责人叶吉汉虽然经验丰富,但这样不计成本的施工也是头一次,“这一冬天烧掉了6吨煤哦,连供应混凝土的厂家都说我们这是疯了”。
战严寒 抢工期 抓进度
“企业这么拼,是因为看到了大同这么拼。”
就这样,叶吉汉带着工人们在工地上一直忙到了腊月二十八(2月2日),然后又在正月初十(2月14日)急急忙忙赶回来。“不瞒你说,我们混凝土的供应方应该是全大同第一家开工的了。”叶吉汉说,“现在制氢的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了,我们正加紧完成最后的工序,力争在3月中旬完成制氢加氢站的全部建设。”
“工期确实非常紧张,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同推进能源革命、谋求产业转型的迫切心情。这个我们非常能够理解,因此,面对严寒期施工的种种困难,我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非常举措解决问题,希望为大同打造’氢都’尽一份企业应尽的责任。”魏明勇表示,企业这么拼,是因为看到了大同这么拼。
“我们看到了大同市委、市政府务实、奋进的态度。不止是领导层在努力,所有的部门都在行动,招商、规划、统计、应急管理等部门积极和企业联系、对接,确实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他说。
魏明勇表示,大同还有更多的加氢站列入建设规划,氢能产业各项配套工程也将同步推进。公司会积极整合资源、引进技术,进一步助力大同形成布局完整、功能齐全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