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发电

江苏连云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4小时防控保障垃圾处理

来源:连网

作者:张晶晶

时间:2020-02-10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与病毒博弈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选择居家隔离,可有一群人却奋战在特殊岗位,他们与生活垃圾近距离接触,与潜在病毒打交道,负责着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理工作,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便是其中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连云港市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如何应对挑战,确保生活垃圾在处理工作中平稳运行的呢?

  “请入厂清运车辆驾驶师傅配合测一下体温。”2月7日上午9时,在位于大浦的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门前,一辆辆垃圾车接二连三地停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门前。目前,海州、赣榆、连云区每天约1300吨垃圾全部进入垃圾发电厂,经过机械分拣和简单发酵,生活垃圾全部变身绿色电能。
  据了解,受到疫情的影响,想要进入焚烧厂的垃圾车,必须先经过消毒这一道工序。除了对车辆消毒,环卫人员也“全副武装”,戴口罩、戴手套,一旦发现环卫人员的体温超过37度,将立刻进行隔离,并实时上报。
  在垃圾吊控制室内,两名操作工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通过不断地调节控制按钮,操作封闭车间里的吊车均匀地抓取垃圾,投入垃圾炉里。“这项操作看似简单,实则熬人,为了保证垃圾入炉的平稳性和连续性,我们要在一天三班倒的情况下,持续在岗8个小时。为了减少防护服的损耗,工作人员每天都尽量少喝水或者不喝水,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浙能锦江环境垃圾吊控制室燃料专工李培剑介绍。
  疫情发生以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制定了防疫方案,同时采购了大量的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保障生产运营,努力将病毒的危害性、传播性把控至零。所有工作人员入场全部要测量体温。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全部穿戴防护服,带上一次性手套。环卫的垃圾车运输司机进入场区,除了要测量体温以外,还要登记联系电话等资料信息。
  为了减少污染,工作人员对于市民们用过的废弃口罩等带有病毒的垃圾,采取了特别方式进行的处理。“一般生活垃圾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发酵,然后再焚烧,但对于口罩等防疫物品的销毁,我们采取单独垃圾库作业,直接入炉焚烧,也不进入分拣系统,尽量防止废弃口罩造成二次污染。”浙能锦江环境总经理助理于猛说。
  由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机器需要24小时不停运转,为了保证垃圾处理工作平稳运行,公司83名一线工作人员开启上班模式,春节期间放弃休息,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和保障安全、环保的第一线。

特别声明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新能源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