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新能源资讯

荷兰-德国财团向市场推出2T钙钛矿/晶硅串联光伏

来源:pvmagC

作者:EMILIANO BELLINI

时间:2023-03-21

荷兰-德国财团表示希望开发一个简化工艺和最佳实践,用于生产2T钙钛矿/晶硅串联太阳能产品。该组件具有双面设计、玻璃-玻璃封装以及超过300W/m2的输出功率。

图片:TNO

由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TNO)领导的一家荷兰-德国财团正争取在为期四年的FIT4Market研究项目框架中推出一项双端(2T)钙钛矿-晶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技术。

“我们努力想要寻找一个生产2T钙钛矿-晶硅串联太阳能产品的简化工艺,”TNO研究员Gianluca Coletti 向《光伏》杂志透露道。“我们正在开发的单片串联电池技术使用前端为平面的商用PERC晶硅电池,避免了处理晶硅表面结构的复杂性。”

该组件将有双面设计和玻璃-玻璃封装,财团表示这样能够完美保证钙钛矿电池的防潮性能。新产品功率输出或可超过300W/m2,而传统的PERC太阳板功率输出为200W/m2左右。

该财团也包括韩国太阳能面板制造商Qcells,最初是准备开发生产拟定组件技术的最佳实践。“我们想要开发一个具有平准化能源成本竞争优势且具有业内领先的可靠性与性能的串联组件,”Qcells电池研发主管Jorg Muller说道。“Qcells将为项目提供其硅电池专业技术支持,我们的比荷卢团队将监督现场测试以评估实际的能源性能和收益。”

财团的其他成员是荷兰生产设备制造商Levitech NL、荷兰光伏设备制造供应商MIT Thermal Solutions NL、机械制造商Tempress和荷兰可挤压薄膜层树脂供应商Yparex NL。

TNO目前正在与由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和比利时研究所 Imec组成的Solliance财团合作开发一个四结(4T)半透明钙钛矿-晶硅串联太阳能电池。该装置9月份实现了30.1%的电池转换效率。

3月,QCells和德国研究所 Helmholtz-Zentrum Berlin(HZB)宣布他们的双端钙钛矿-晶硅串联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8.7%的效率。

该装置以硅底电池为基础,依托于韩华Qcells的单晶硅Q.antum 半电池技术和一个钙钛矿底的顶部电池。

特别声明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新能源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