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技术

海上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系统成功投入工程应用

来源: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3-10-24

10月18日,在全球风电行业盛会——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上,刘永前教授携手中挪两国组成的CONWIND项目团队,重磅发布海上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实现了大型海上风电场全场尾流优化控制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发电量提升获得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UL Solutions认证。

在国家“双碳”目标牵引下,海上风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是能源结构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支撑。如何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是海上风电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在现役风电场中通过尾流协调控制,提升全场发电量大有可为,是目前世界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热点。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海上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技术研究(CONWIND)”项目支持下,由华北电力大学、三峡新能源集团、上海交通大学、新疆金风科技、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组成的中方团队,与挪威研究中心、卑尔根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挪威科技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组成的挪威团队密切合作。团队在刘永前教授带领下,在海上风电场风速实时预报、尾流快速计算、系统建模与仿真、优化控制算法等关键科学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研发海上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并工程示范验证,提高风电场发电量。2023年8月,该系统在大连庄河三峡海上风电场落地,进入全场测试。

国际权威认证机构UL Solutions亚太区工程总经理Nivedh先生表示,根据评估方案,在全场测试期内,运用本项目研发的海上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发电量提升达到了指标要求,并为项目颁发认证函。

刘永前教授表示,该海上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应用了团队研发的多项创新成果:风况多点位联合秒级预报模型、海上风电场流场的CFD预计算方法和多精度模拟方法、数据-物理融合驱动的风电机组运行模拟模型以及考虑风波动过程的海上风电场尾流偏转控制方法等,突破了海上风电场全场尾流优化控制的几个关键技术难题。

科技创新是中国从全球海上风电大国向海上风电强国发展的关键所在。刘永前教授牵头中挪CONWIND项目团队研发的控制系统在大型海上风电场成功示范应用,验证了该项新技术成果已经具备在海上风电场广泛推广应用的条件,对于提升我国海上风电场发电效率,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提高海上风电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新能源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