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动态
来源:环球零碳研究中心
时间:2023-11-17
千呼万唤始出来,备受关注的小米汽车终于来了。
两年前雷军官宣小米将造车,并把它誉为“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后,小米造车的一举一动都为市场所瞩目。
11月15日下午,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纯电动轿车小米牌汽车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小米继8月获得发改委批准后,又解决了工信部要求的资质问题,真正踏上造车之路。
公示信息显示,名单中有两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型号分别为BJ7000MBEVA1、BJ7000MBEVR2,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北汽越野车公司成为小米汽车的代工方,作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汽越野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2023年10月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宣布,小米汽车进展顺利,将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小米汽车在下个月(12月)就要开始批量生产,明年开年(2月)上市开卖。
01
小米汽车正式亮相,比亚迪、宁德时代“供电”
从申报信息来看,小米汽车首款车型是纯电轿车,型号为SU7、SU7 Max/Pro。外观方面,新车的设计语言非常简练且颇具动感,车身轮廓与保时捷Taycan相似,采用溜背式造型设计,车标与小米的logo保持一致。新车配备两款不同的花瓣状轮圈,搭配黄色卡钳,显得年轻活泼。在配置方面,SU7 至少有 3 个版本:普通版、Pro、Max,Pro/Max版本则拥有更丰富的个性化选装配置,比如尾部字标、车头Logo、轮毂样式等。
车身尺寸方面,两款小米汽车的长宽均分别为4997mm、1963mm,但在高度上,一款为1455mm,一款为1440mm,轴距均为3000mm。该车型定位为C级轿车,尺寸与比亚迪汉EV大小相近,与智界S7相比略长,与蔚来ET5、小鹏新款P7i相比则是要大上一圈。
动力方面,一款搭载襄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一款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发动机方面,一款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提供,一款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前者电机峰值功率为220KW/275KW,后者电机峰值功率为220KW;一款最高时速为210KM/h,一款最高时速为265KM/h。
对于各方都很关心的生产资质问题,有接近小米汽车人士表示,小米汽车目前是借用北汽越野的生产资质,但在小米汽车自己的工厂产线上生产。这种模式下,无需代工,即可合规地由小米汽车自己的工厂生产。接下来小米汽车规模上量,小米也可能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工厂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年产能为15万辆,2023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公开消息显示,小米汽车一期工厂相关厂房已于6月12日通过验收。
02
雷军心更澎湃,供应链概念股沸腾
在工信部文件披露不久,雷军还发布了一条应景微博“人车家全生态,我心更澎湃。”
2021年3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侧曾表示,未来十年小米将投入100亿美元造车。采用全资模式布局,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小米智能生态,布局更加丰富的智能生活场景。此后,便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入到小米汽车的产业链中。
上海证券研报显示,A股已有奥特佳(热管理)、万向钱潮(等速驱动轴)、德迈仕(方向丝杠)、凯众股份(减震)、鹏翎股份、模塑科技、一汽富维等多家公司透露与小米汽车的合作动向。
据公告,奥特佳预计向小米公司提供空调系统产品。鹏翎股份将为小米汽车配套流体管路产品。受益于自主品牌快速崛起、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流体管路+密封件)充足。德迈仕表示,公司产品不直接供应给小米汽车,而是将他们生产的一款方向丝杠用于小米汽车中。海泰科的汽车注塑模具已经应用于多个新能源车型,包括小米。沃特股份已有材料牌号进入小米汽车体系,并取得部分项目。铭利达表示,目前正在与小米公司就汽车方面的部分结构件进行接洽和沟通。
此次,小米汽车拿到工信部准生证,“谁是小米汽车合作伙伴”的问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对此进行了最新回应,而小米汽车概念股也成为了今天盘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其中,银宝山新5连板,协创数据20CM涨停,奥特佳、凯众股份涨停,鹏翎股份、商络电子等涨超5%。
03
未来
有了“年轻人第一台手机”的印象打底,大家对小米能否在汽车上延续此前的性价比路线尤为关注。有不少网友对小米汽车的期待便是“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车”,不过据车评人韩路透露,小米首款车型的售价超过30万元,高配版预计近40万元,这一售价也许要让不少期待小米汽车的网友失望了。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雷军的规划,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计划第一年销售10万辆,此后三年累计交付90万辆,“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但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小米汽车想要首战告捷,绝非易事,而雷军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全力以赴。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中成股份 1小时前
中国电建 1小时前
楚雄市投资促进局 1小时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