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动态

三一重能“灯塔工厂”助力清洁能源产业链再升级

来源:三一重能

时间:2024-12-02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6日在北京正式开幕。在这次展会上,清洁能源产业链是一大看点。央视《新闻直播间》走进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探索中国风电装备产业链的“智造”魅力。

报道原文

总台央视记者 唐蕾: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中国定制叶片,中国的生产速度已经达到了一天下线一只叶片。

在全球首座风电行业的“灯塔工厂”里,所有的生产车间都在满负荷在运行。

这位是负责人彭海兵,厂里刚刚接到一批印度的紧急订单,要在一天内赶制出一只82米长的叶片。


总台央视记者 唐蕾:铺层,就是打造叶片的骨架,这是叶片生产的第一站。在这个巨大的叶片模具上,这种像“布”一样的特殊材料叫玻纤布,铺在上面既能保证叶片足够轻,强度也足够的高。中间的位置再铺上主梁,就能够塑造叶片的脊柱。现在,这些关键工序已实现全智能辅助定位,不仅精度提高了,时间也缩短三分之一。


总台央视记者 唐蕾:“灌注”就像输液,就是把树脂采用真空灌注的方式注入整个骨架,然后通过管道渗透到玻纤布,在5个小时之后就能凝固成坚固的玻璃钢,形成叶片的“肌肉”。


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负责人 彭海兵:通过这个平板电脑可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时反馈我们车间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对生产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至少提升20%到30%。


总台央视记者 唐蕾:82米长的叶片真的太大太大了,相当于150个成年人站成一排,它的重量有20多吨,你能够想象吗?这么大一个巨无霸竟然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
一天一只叶片的背后是我国风电制造智能化水平的高效,还有整个供应链的完善协同。在很多地方的风电产业集群,风机制造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都能够快速集成,甚至形成了一个3小时的供应链。就在距离这里3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主机生产线。



三一重能郴州智能工厂工艺工程师 唐辉:在这个供应商平台里面,我们一共有2447家我们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之间库存的数据是可以共享的,采购的进度可以直接展示,订单制作周期会缩短24%左右,人效也会提升23%。

在这里,每3小时就可以生产出一台大兆瓦风电主机。正是在这种智能化产业链和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支撑下,现在我国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生产了全球60%的风电机组,64%的叶片和70%还要多的关键零部件,出口达55个国家。

通过为全球提供质量好价格优的风电产品,带动全球风电每度电的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也加快了各国绿色能源发展的步伐。


特别声明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新能源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