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动态
来源:贵州能源集团
时间:2025-03-10
机械轰鸣、吊臂升降、车辆穿梭……走进贵州能源集团生产一线,一个个重大项目如火如荼推进,一处处施工现场激情澎湃。
新春的号角刚刚吹响,贵州能源集团便迅速锚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全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建设主体、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主体的战略定位,精心谋划、积极布局,全力跑好新春“第一步”,以坚定有力的步伐开启新征程,打好新春“第一仗”。
在新的一年里,贵州能源集团将为推动全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更大突破勠力前行,一幅“奋力向上攀,抢抓机遇促发展;聚力向前跑,比学赶超勇争先;合力推改革,激发活力强动能”的开局“奋进图”正徐徐铺展。
乘势而上 绘就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4年,贵州能源集团生产原煤3420万吨;供应电煤2000万吨,占全省电煤量的26%;发电量2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天然气产量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45%;完成营业收入1000亿元、增长23.6%,迈入千亿级企业行列……
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折射出贵州能源集团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助推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刚刚过去的2024年,贵州能源集团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改革为动力、安全稳定为前提、提升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落实“1+2+2+2”的战略架构,交出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的能源“新答卷”——
能源主业稳步发展。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凸显,新增产能210万吨/年,煤炭产能达4635万吨/年。电力产业稳健发展,控制电力装机达800万千瓦以上。天然气产业持续发力,清单化、项目化落实全省城镇燃气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方案,新增管道210千米,天然气市场供应率从72%提高到82%。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210千米,累计建成天然气长输管道970千米、通气750千米。新增储气能力3100万立方米。焦化产业持续延链强链,完成天能焦化LNG、苯加氢、余热发电2号机组等工段大修。建成投运二氧化碳制液化天然气碳中和利用项目。积极推进水城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建设。
能源保供平稳有序。坚决扛牢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三保”(电煤保供、电力保供和天然气保供)能力,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战略性基础性能源支撑。供应电煤2000万吨、增长2.4%、占全省26%。火电装机从组建前全省第五提升至全省第二,为全省“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提供稳定电力支持。更新改造老旧城燃气管网195千米;打通中贵线55#阀室,解决了仁怀、习水等地优强白酒企业用气困难;花溪5万水立方LNG储备应急调峰项目建成投运。
顺势而为 跑出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度
一年之计在于春,抢抓发展正当时。
新春伊始,贵州能源集团处处跳动着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各生产单位奏响节后复工复产“协奏曲”,正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不负春光加油干,昂首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在盘江股份,尽管春节的喜庆氛围仍在延续,但各矿井单位早已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全体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新年起好头、开好局齐力奋斗。
在乌江能投,管网公司多个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进入“加速跑”模式,各项工作有序开局起步,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在水城“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现场,机械运转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来回忙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场景,激活了贵州能源集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能源集团实现《组建方案》阶段性目标、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作为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力军”,贵州能源集团如何精准发力,服务于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进而推动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实现更大突破?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富矿精开’、‘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3533’目标、‘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在2025年工作会上,贵州能源集团明确的一系列发展战略,为下一阶段产业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
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项目化落实“六个一批”,确保2025年煤炭产能达4945万吨/年。完成红林矿、肥田矿、木担坝矿3个矿的改扩建。加快新华矿、白布矿、戴家田矿3个在建矿井建设,早日建成投产。加快杨山、大湾2个露采项目建设,确保大湾露采项目建成投产。稳步推进红林矿选煤厂、发耳二矿选煤厂、杨山矿选煤厂建设并全部进入带煤调试,力争2025年煤炭产量达到3800万吨。
有序推进电力产业低碳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水城燃煤发电项目、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建设,力争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1号、2号机组分别于6月、8月建成投运。有序发展新能源,加大新能源项目建设统筹力度,稳步推进镇宁、关岭、盘州等风电项目和水城百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开工建设,目标建成并网260万千瓦,实现新能源装机突破500万千瓦。加快推进黔南抽水蓄能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力争2025年集团电力装机规模达1200万千瓦,发电量328亿千瓦时,绿电比例提升至41.7%。截至1月31日,集团控制的电力装机规模为829万千瓦、同比增长81%。1月发电量25.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08%。
持续推进天然气增储上产。加大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扩大正安安场向斜建产规模,在桴焉、桐梓狮溪、土城、毕节黔西等后备区块加快评价与建产,力争新增煤层气井97口、页岩气井23口。加快管网建设,认真落实天然气管网建设攻坚行动,加快贯通遵义新舟至和平、湄潭至瓮安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加强瓦斯发电站技术改造,推动瓦斯利用率提升至85%。抢抓政策机遇推进城镇燃气改造,落实“两重”“两新”政策,2025年计划完成老旧管道改造137千米,力争2025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30亿立方米。
相关报表显示,2025年新年开局首月,集团天然气产量389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19%;瓦斯抽采量6706万立方米,利用量5491万立方米;瓦斯发电量89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5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贵州能源集团加快“贵州省能源智能开发与高效利用实验室”建设,强化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创新布局攻关,加强对煤矿瓦斯治理、巷道支护、快速掘进、快速揭煤、页岩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智慧电厂等重点领域攻关,加快省级重大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建设。
深入推进数智赋能,构筑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业务互通、数据共享、集团统一和全覆盖的管理模式。加快智慧矿厂建设,全力推动剩余23处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持续完善DCS系统、5G应用等基础支撑,搭建综合管控智慧平台,推动无人化操作、远程虚拟管控,电厂、焦化厂、燃气分输站实现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95%以上。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1月,贵州能源集团共开展260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大协同创新项目等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
不负春光争朝夕,奋楫扬帆正当时。贵州能源集团正以昂扬姿态开启新征程,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上勇担使命、奋楫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