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工程
来源:中国三峡能源
作者:杨爽
时间:2025-05-26
5月23日,在初夏渐绿的鄂尔多斯草原上,一台台风机开始转动起来,三峡能源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个完全离网型微网“源网荷储”风电项目——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简称棋盘井3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绿电正源源不断输送至工业园区的多晶硅工厂。
稳扎稳打!我们更要脚踏实地
项目风机点位分散、送出工程线路长,且当地大风天气多、冬季气温低、春季沙尘暴频发,影响施工进度。距离并网时间越来越近,项目经理李文强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要稳扎稳打,与时间赛跑,但绝不能被时限追赶,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目标一定能够完成。”
项目党员攻关组率先将建设任务的担子扛起来,分别担任建设组、设备组、施工协调组及安全组等专项专职负责人,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则是跟随分组与负责人组建专项专职队伍,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倒排工期,建立进度计划动态调整机制。
面对设备供货与运输进度慢的难题,设备组多次赴各设备厂家协调加快生产进度,同时与交管部门调研不同方案的运输路线,保证叶片、塔筒等设备的按期送达。安全组编制印发了30余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保证各项安全检查与安全工作要求逐级落实到位,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动态更新,做到了全过程零风险零事故。建设组则是要在每一个环节中对质量精益求精,他们将一条条质检要求化作眼中尺、手中规,无人机、望远镜都是他们寻找漏洞的好帮手,小到风机叶片上的一条划痕也不会被放过。
在这场攻坚战中,最难的一场“战役”当属——长度近百公里、共251个塔基、跨越了国道、110kV线路、35kV线路、10kV线路等89处障碍的外送线路建设。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北部建设管理部调派了各路精英,组成了10余人的攻坚队,将近百公里的施工面分为三个标段,再细分到小组。一队协调手续办理,一队负责塔基施工进度和作业安全,一队负责协调施工单位。
在零下三十度的冬季草原上,万物已沉睡蛰伏,但大家拼搏建设的热情日渐高涨,400余名作业人员、二十台吊车、十余台张力机牵引机同时开工,在寂静中唱响最嘹亮的奋斗者之歌。正是有了团队的默契配合与每个岗位的恪尽职守,最大限度保障了施工窗口期。
使命必达!坚守岗位到最后一秒
转眼到了2025年5月,项目团队每天都要把时间掰碎成秒。风机调试、外送线路改造段施工等重要收尾工作都在紧张进行中,项目团队成员放弃了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在旗帜下庄严誓师:“作为党员攻关组及青年突击队成员,我们将冲锋在前,不辱使命,决战必胜!”
在项目并网启动会上,建设团队、运行团队与各参建单位梳理了并网调试期间的重难点工作清单,将易忽略易出错的关键节点层层落实,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在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要以绝对负责高度警惕的态度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更要做好通力合作、环环相扣,保证每一个环节都顺利推进。”
5月20日,鄂托克旗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高温预警,22日,气温又突降20度,持续降水又随之而来。在这“冰与火”的考验中,尽管深蓝色的工服已被汗水与雨水交替浸透,但是每个人的眼里只有攻克最后难关的坚毅。
当倒计时的声音在集控室内响起,当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瞬间爆发出阵阵欢呼,所有人为之不懈的努力拼搏,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累累硕果,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不辱使命,决战必胜”的誓言,充分展现了一线党员及青年队伍凝心聚力、超越自我的精神面貌。
练兵千日!不止为并网这一刻
棋盘井3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团队成员大多数为入职不到三年的员工,在导师带徒、各类岗位培训及现场实战的磨炼中,已经从“菜鸟”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老手”。项目团队自组建以来,高度重视员工的岗位能力提升与精神风貌培育,开展多次经验交流会、实地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活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凝心聚力的团队氛围。项目团队及成员荣获多项荣誉称号。
追风者,从不因艰难险阻而停下脚步。翻越过眼前这座“高山”之后,项目团队成员会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带到更多的项目及岗位中,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上留下不断前行的脚印,绽放独属于三峡人的耀眼光芒。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中国能建东电三公司 2分钟前
浙江江能 20分钟前
云南省电力设计院 1小时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