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工程
来源:中电建核电
时间:2025-08-14
“倒计时结束
机组各项参数稳定!”
8月13日3点44分
随着主控室
一声确认指令
由中电建核电公司承建的
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
煤电项目2号机组
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标志着我国首个
“沙戈荒” 新能源外送基地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
能源基地的
核心支撑电源正式建成
为 “疆电入渝” 特高压通道
高质量投用筑牢根基
为国家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再树标杆
01
立足国家战略
建设精品工程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是我国 “十四五” 重点建设的疆电外送特高压第三通道 ——“疆电入渝” 工程的配套电源项目。作为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新能源外送基地,其总装机规模达1420万千瓦,具体包括400万千瓦煤电、700万千瓦风电、300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光热,以及配套建设的 120万千瓦 / 48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
该基地通过 “风光火热储一体化” 模式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外送,对于优化全国电力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聚焦技术突破
彰显创新实力
本次建成的煤电机组采用世界一流的发电节能技术和设备,在冷却塔结构、燃用高碱煤、关键辅机技术等方面实现了多项全球首创,成功解决了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不仅填补了国际“沙戈荒”煤电建设技术空白,更推动我国煤电技术迈向全球领先。
机组将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与深度调峰能力深度融合,既能在新能源出力波动时发挥“稳定器”作用,保障外送电力持续可靠;又能灵活调整出力,成为新能源消纳的 “调节器”,为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关键支撑,开辟了“绿色煤电 + 新能源”协同发展新路径。
03
直面建设挑战
展现攻坚担当
自开工以来,公司项目团队秉持 “干项目有策划,干工作有标准”工作理念,采取“标准化、集约化、穿透式” 管理措施,以 “开局即冲刺” 的劲头挂图作战:建立 “技术专家 + 现场专班” 双线管控机制,针对戈壁施工特点定制施工方案;创新应用数字化建设和无人机巡检,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施工;推行“节点清单化、责任到人化” 管理,逐个破解设备运输、极端天气施工等难题。
最终较业主2025年最新投产目标提前48天,将“沙戈荒”腹地的“不可能”变为“提前实现”,尽显“电建铁军”的硬核担当。
坚持党建引领
中电建核电公司正以
高质量建设
续写能源发展新篇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新能源
与传统能源协同发展领域
在 “沙戈荒”开发等赛道勇攀高峰
依托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经验
打造更多 “智慧工地” 标杆
聚焦 “双碳” 目标
建设更高效的清洁发电工程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
践行能源报国使命
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实现“双碳”目标源源不断注入电建力量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