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料电池
来源:蚌埠市科学技术局
时间:2025-08-25
8月19日,安徽蚌埠市科学技术局发布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5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文件指出,蚌埠市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凝练实施一批科研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择优推荐申报上级各类科技计划,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项目资金撬动企业创新投入,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
建立动态项目库,目前已凝练壹石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恒万新能源“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凯盛光伏“高效稳定铜铟镓硒/钙钛矿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套制备工艺与产业化”、中电科思仪“新型高效光伏组件IV测试”等6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总投资5.5亿元。
详情如下: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5号建议的答复
市生态环境局:
我单位对市人大代表马龙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聚焦企业主体培育,高企队伍不断扩容
围绕新能源产业领域,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挖掘和培育力度,选择一批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作为后备军,持续完善培育库。针对入库企业的特点和薄弱环节,实行差异化指导服务,提高培育效果。2024年,永顺生物能源等1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截至2024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其中新能源领域54家。
(二)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项目加快实施
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凝练实施一批科研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择优推荐申报上级各类科技计划,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项目资金撬动企业创新投入,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2024年,“铜铟镓硒薄膜模块技术”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海控三鑫“海上光伏玻璃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省、市共支持400万元。建立动态项目库,目前已凝练壹石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恒万新能源“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凯盛光伏“高效稳定铜铟镓硒/钙钛矿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套制备工艺与产业化”、中电科思仪“新型高效光伏组件IV测试”等6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总投资5.5亿元。
(三)聚焦为企服务,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围绕新能源产业领域,依托行业内优势企业组建研发平台,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全面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底,我市科技口新能源领域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共6个。强化政策落实,2024年共兑现科技创新政策奖补资金907万(含市财政和县区财政),占总资金8.4%。聚焦新兴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企业摸清企业底数,梳理新能源领域企业共8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共27家,有研发活动企业20家,占比74.1%;有发明专利企业35家,占比42.7%,共拥有发明专利206件。
(四)聚焦科技招商,成果转化项目加快落地
今年初,我市印发《蚌埠市科技招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成立市投资促进公司,组建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建立市级科技招商专班、9个县区科技招商小分队的协同体系。绘制覆盖国内A+学科高校和研发平台信息资源分布图,累计赴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家重点高校院所开展“叩门招商”,收录50位重点领域专家信息,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截至目前,已累计对接研判项目180余项,其中新能源领域近20项,包括“水系钠离子电池”、“新能源电池干法制造与全固态电池3D打印技术”、“高性能锂/钠电池管理芯片”、“柔性钙钛矿光伏薄膜电池”等,其中“新能源电池纳米硅、硅碳及硬碳先进负极材料”等项目正在重点跟踪。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科技招商引育增量。充分发挥市、县区科技招商队伍力量,积极对接新型储能领域优质项目,重点梳理参加省科交会的高校院所和项目团队开展科技招商。加强与省科技大市场沟通,组织参加相关行业展会等活动,争取获得更多项目信息。通过科投基金,支持科技招商项目落地。
二是强化为企服务壮大存量。聚焦新型储能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鼓励驻蚌高校培养新型储能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加强与省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凝练新型储能领域科研攻关项目,支持申报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助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办复类别:A
联系人:周竹琴
联系电话:2047675
蚌埠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23日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