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动态

内需光伏市场启动亟待政策扶持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王斯成

时间:2009-04-28

    中国光伏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电池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硅锭及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系统部件的生产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整个生产链的设备已经基本国产化。然而,国内市场迟迟不启动影响了整个产业“更上层楼”,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光伏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光伏企业还要经历更严峻考验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光伏市场的供需关系今年发生逆转,主要基于两点:第一,从2009年开始,由于全球多晶硅厂的扩产和新厂的迅速投产,太阳能级多晶硅将供大于求,这一形势将至少持续3-5年。与此同时,全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供应量也由于硅材料供应的缓解释放产能,超过需求量。供大于求将直接导致价格战。第二,德国和西班牙的市场将有较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因为补贴政策的调整。2008年出台的补贴政策显示,德国平均补贴将由上一期的50欧分/千瓦时,下降到平均40欧分/千瓦时,而且以后每年下降8%-10%,直到2012年。西班牙的光伏电价补贴将从上一期(2008年9月结束)的44欧分/千瓦时,下降到这一期的29-33欧分/千瓦时。预计2009年德国市场不会有正增长,而西班牙的市场规模还将下降80%,由2008年的2500MW下降到2009年的500MW。德国和西班牙市场的下滑将严重影响世界光伏产品的销量。

    美国、日本虽然出台了新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并都将在2009年启动,但这两个国家的市场增长远不足补偿德国和西班牙市场的下滑。

    市场下滑和产品过剩将导致激烈的竞争,价格大幅下降,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洗牌。根据德意志银行最新报告的预测,2009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国际市场价格将下降到2美元/峰瓦,而这一价格在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一直维持在平均3.7-3.8美元/峰瓦左右。很多没有融资能力、降价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都会面临被兼并或破产的危险。

    除了光伏产品供大于求和由于德国、西班牙补贴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的冲击也非常明显。而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大幅度下降的其他原因则是质量问题。在太阳能电池前两年供不应求,硅材料紧缺带来行业暴利的时候,一些企业在硅材料中掺入次品,使得部分中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下降,其中一些产品已经流入国际市场,并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和影响。在今年进一步洗牌的时候,外国客户肯定会首选质量上乘的产品,中国的光伏企业还会经受更为严峻的市场考验。

    必须依靠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无论是为了救市还是为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拉动内需都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只靠市场的自然发展是否足够?根据去年1月2日到12月8日的统计,招标网上公布的所有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共计28项,合计功率18MW,其他项目共计143项(其中太阳能路灯120项),合计功率30.3MW。如果算上没有招标的项目,在国内激励政策尚未启动的情况下,中国2008年的光伏市场大约为40MW。中国2008年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300MW,40MW仅占不到2%,还要有98%以上出口。

    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并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文件的出台,让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光伏与建筑相结合有诸多好处:建筑能耗占到50%,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可以有效地削减建筑用电;上网发电最为方便,不需要架设输电线路;发电无需额外占地;光伏发电可以安装在任何地方而能被人们接受;建筑是最能表现拥有者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事物。

    财政部文件明确每瓦补贴20元,中国去年的光伏产量超过2000MW,需要政府拿出400亿元。如果要补贴去年产量的10%就要达到200MW,这就需要政府拿出40亿元。而每年至少要拿出100亿元补贴500MW,达到25%的补贴量,才能真正支撑起国内整个光伏产业的振兴。

    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补贴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由于补贴之后,光伏发的电将按照“净电表”方式运行,相当于自发自用,由此减少了从电网取电的量,也相当于电力部门用销售电价购买光伏电量。民用住宅、学校医院由于电价偏低,如果使用光伏发的电,用户还需要贴钱。对工业企业来说,由于本身的用电成本就比较高,光伏发电在补贴后基本能够与之持平,用户的用电积极性也会相对较高。财政补贴政策还需要与电力部门协调,发电并网事宜才能真正落实。

    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光伏产业

    2008年6月份以后,全国范围内每千瓦时征收0.2分电力附加费用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包括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全国每年可征集大约40亿-50亿元的电力附加费,用于2006年以后建成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2007年、200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98%出口,主要是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太高,影响了在国内市场的大规模推广。目前中国并网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3元-5元(在西部地区有些企业可以做到每千瓦时2.4元),是常规火力发电的10倍以上,全国已建成100多个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但仅有两个项目在2006年6月份拿到每千瓦时4元的上网电价。

    此外,光伏发电的审批程序和电价核准程序还不明确。电力部门还没有真正接受光伏发电,由于光伏发电不连续的特点,电力部门认为“增量不增容”,只是增加了发电量,没有增加实际可调度的电力装机。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程方面还不完善,电力部门对光伏发电的电能质量、安全性、规模应用对于电网的影响以及电网调度等问题都还心存疑虑。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国家若从每年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费中每千瓦时拿出0.1分用于光伏发电的电价补贴,则每年可以扩大国内光伏市场500MW-1000MW(假定光伏电价从现在的大约3元/千瓦时持续下降到2016年的1元/千瓦时,常规电价每年递增5%)。

    第二,要求电网公司尽快出台并网光伏发电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管理办法,以适应光伏市场的推广(实际上已经有BIPV和大型荒漠电站的国家标准,但是这些技术标准还存在一定的不可操作性,也没有电网公司认可的项目管理办法)。

    第三,努力促进各省出台光伏市场发展规划,出台省一级的具体推广规模和管理办法,把激励政策和可再生能源法用好、用足。

    第四,对于企业来讲,现在要重视产品质量,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把好质量关。在国际上不但要有价格优势,更要有质量优势。只有创出中国品牌,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声明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新能源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