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政策法规库
来源:滨州市沾化区发展和改革局
时间:2025-07-11
7月10日,滨州市沾化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解释转发《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等方案的通知。
文件明确,提升光伏发电质效,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稳妥有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建设。2024年积极推进鲁北风光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国家第三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建成华能沾化85万千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年底前全市光伏发电在运装机达到450万千瓦左右。积极推广滨城区、沾化区、邹平市、惠民县、北海经济开发区5个分布式光伏试点县的成熟开发模式,全面提高分布式光伏发展质量和水平,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左右。
原文如下:
滨州市沾化区关于解释转发《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等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区直相关部门、单位,驻沾单位:
前期滨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滨政发〔2024〕13号)》、《关于印发滨州市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滨政字〔2024〕4号》、《中共滨州市委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25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的实施意见-滨发〔2025〕3号》、《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滨政字〔2024〕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的通知-鲁政发〔2024〕15号》、《滨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滨州市粮食流通行业和谷物磨制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滨粮发〔2024〕13号》等相关通知,现就以上政策做出相关解释:
1.促进“两高”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坚持严控“两高”、优化其他,落实“四个区分”,持续优化“两高”管控政策。新上“两高”项目执行窗口指导、提级审批,落实“五个等量或减量替代”,主要产品能效水平对标国家能耗限额先进标准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存量“两高”项目分类处置、改造提升,稳妥有序退出低效落后产能。严格落实“两高”行业、企业能效改造提升方案,2024年全面完成炼化、焦化、有色等13个行业企业节能减煤技改任务,2025年4月前煤电、铸造等行业企业全部改造到位,力争到2025年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两高”产能比例达35%。
2.积极开展绿色环保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业,培育1个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推动100家以上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进3个园区开展近零碳建设。支持滨化集团等企业完善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的创新应用生态。
3.简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系统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力度。到2025年,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绿色工厂8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5家。
4.提升光伏发电质效,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稳妥有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建设。2024年积极推进鲁北风光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国家第三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建成华能沾化85万千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年底前全市光伏发电在运装机达到450万千瓦左右。积极推广滨城区、沾化区、邹平市、惠民县、北海经济开发区5个分布式光伏试点县的成熟开发模式,全面提高分布式光伏发展质量和水平,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左右。
5.提升绿色电力消纳,全力推进我市鲁北综合智慧产业园、滨华新材料两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全市储能产业发展,积极申报滨州向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北海700MW/1400MWH大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等纳入省新型储能项目库,建成投运一批储能电站项目,切实提高电网调峰能力。推动500千伏高地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开展500千伏银海输变电工程前期工程,进一步提升绿色电力接入及送出能力。
6.持续扩大产业集群优势,培强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营收突破1.5万亿元。全力推动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打造滨州第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1个省级、2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任务加快落实,促进新兴产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充分发挥8个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13家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到2025年培育省级“雁阵形”集群10个左右、“雁阵形”领军企业16个以上。扎实推进厨具、绳网、金属板材等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小镇。
7.强化产业精准招引,瞄准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实施项目落地攻坚,全力招引一批三类500强项目、过10亿元项目,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面向国内外重点产业集聚区域,组织开展精准招商和外资招引活动。用好“选择山东”云平台,积极协助企业申报省重大外资项目奖励、要素保障等相关扶持政策,切实加大市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项目实施落地。
8.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专班,依托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资源、风光装备制造产业园载体、渤中19—6终端供气等优势,围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氢能、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兴能源,新型储能、电池材料、碳捕集、新型合金、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未来产业方向,注重招引培育一批“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高的项目,打造“渤海氢城”、千亿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千亿级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取得新突破。年内签约招引过30亿元、10亿元、5亿元新能源新材料实体项目各1个、2个、5个以上;实体项目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0亿元以上。
9.统一规划布局充电基础设施,2024年3月底前,由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印发实施《滨州市城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2024年9月底前,各县(市、区)分别制定印发本区域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等有效衔接,培育一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到2025年,实现公共充电站“乡乡全覆盖”,全市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7300台和25000台以上,其中农村地区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400台和6000台。
10,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奖补类),加快发展人工智能,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算力算法、行业大模型、应用场景拓展等项目建设。实施“算力券”奖补政策,对使用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赋能效益显著的应用场景,按照算力采购合同总金额的5%进行奖补,奖励额度最高500万元。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再推出100个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在用地等方面给予省级保障。
143.加强应急能力建设,聚焦从业人员疏散逃生避险意识能力提升,督促指导企事业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练,谷物磨制企业每半年至少一次,确保全体从业人员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鼓励企业采取“不提前通知、不设定脚本、不预设场景、不预设地点”的“四不”方式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推动重点粉尘涉爆企业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满足安全风险防范和事故抢险救援需要。
以上政策如有疑问请咨询滨州市沾化区发展和改革局。
联系人:宋迎新 联系方式:7811877
滨州市沾化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7日
国际新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新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新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新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滨州市沾化区发展和改革局 2分钟前
能建投资 44分钟前
一道新能 46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